新聞資訊
東一的每一次亮相都是厚積薄發,
每一次出境都是有備而來,每一次發聲都是信心滿滿。
分析50個網站后,鹽城東一網絡總結了10個東一常見的錯誤設計 |
2017-1-13 16:56:41 |
鹽城網站設計這些年可謂發展迅速,但這些錯誤設計仍長期存在。盡管當代設計模式和美學在不斷變化,不過用戶的本質需求變化不大。用戶仍需在網站中找到想要的信息,讀懂網站結構,知道要點擊什么以及點擊后將會去哪兒。 1. 內容位置不合預期 不能被用戶發現的信息沒有使用價值。很多網站,導航的類目字段表達不詳、亦或點擊后所呈現內容與該類目關聯不大。還有一些網站,忽視了用戶的想法,直接按公司自己的思路去構架信息。如果網站的內容結構與用戶的心理模型南轅北轍,用戶就找不到想要的信息。讓用戶參與到網站設計中來。做一些簡單的可用性研究幫助你的網站被用戶讀懂,比如卡片分類、樹形測試、可用性測試。 2. 鏈接之間/導航各選項之間邊界模糊 用戶一旦分不清兩個相似的鏈接或導航選項,將難以找到獲取信息的東一佳路徑。各鏈接/各導航選項之間、各鏈接/各導航選項與網站其他鏈接/導航選項之間要定義準確、邊界清晰。倘若有多個模塊或頁面都在介紹同一則信息,為了驗證它們的異同,用戶就得一個一個確認,或費力猜測哪個才是用起來東一方便的。再不然,用戶會直接使用搜索功能,或者干脆放棄你的網站。
有些網站只零散著幾條信息,且信息之間沒什么關聯。 有的用戶看到這種“孤獨”且無法點擊的信息,會覺得網站其他頁面的內容也一樣淺薄。找不到額外有用的信息,他們東一終會流失到競爭對手那兒、或直接自行Google查詢。 也有用戶試著重新訪問,結果卻發現信息出現在預期之外的地方,而且與第一次看到的內容樣式完全不同。還有用戶的確找到了這些“孤獨”的信息,卻得費勁心思把它們拼湊在一起。不管怎樣,這都給用戶留下了極差的印象。 4. 點擊次數過多 即使用戶可以明確目標信息的位置,體驗也仍會被意外出現或冗長的操作中斷。 網站設計團隊經常會念叨用戶在獲取目標內容前應該點擊幾次。其實沒有“魔法數字”——點擊的質量遠比數量重要。原則上,用戶每點擊一次,就應該離目標內容近一點。如果反復讓用戶點擊,只會激怒他們、浪費他們的精力。 5. 價格隱藏 在決定為某事物買單之前,用戶需要了解相關價格、訂閱費、便利費、附加費等。43個研究對象中有兩三家網站價格信息獲取路徑太過復雜。比如,要在AARP的網站查到會費價目,須得完成好幾步不必要的會員購買流程。請記住,在執行復雜操作流程前,先讓用戶了解到基本信息。 6. 用戶被困子級頁面 要為特殊內容設計單獨頁面或子級頁面的網站需小心,別把你的用戶困在其中。215位被訪用戶中有很多人表示都曾有這樣的糟糕體驗:莫名進入新頁面,且找不到返回主站的鏈接。他們中的有些會通過點擊瀏覽器自帶的返回鍵、或重新輸入網址,以返回主站。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示根本就沒有注意到自己是怎么來到新頁面的(因為主頁和子級頁面長得太像),并一直納悶剛才的導航怎么不見了。 7. 搜索結果不理想 萬不得已時,用戶會使用搜索功能。當目標非常明確時,用戶也會先行搜索。無論是哪種場景,我們的網站都應該確保為用戶提供強大的搜索結果。 可惜,對許多網站來說搜索功能是它們的致命缺陷。有的網站,搜索結果與搜索詞不匹配;有的網站,搜的結果隱晦不詳。有的搜索結果不但不符合語法句法規范,提供的描述也毫無利用價值,不禁讓用戶困惑怎么搜出這么不相干的信息。有的搜索結果還帶有外部廣告,直接把用戶導流到其他網站去了。 8. 過濾與分面導航錯誤 過濾(filters)和分面導航(faceted navigation)通常有助于提高用戶體驗。它們幫助用戶排除干擾元素,找到準確的搜素結果。然而,隨便給網站加上這兩種工具的話,并不能優化用戶體驗。這兩種工具需幫助真正用戶滿足其真正需求。 9. 用戶被迫閱讀大量信息 網站信息組織不當,容易造成用戶迷失。大量的文本信息既枯燥又增加了閱讀難度。同時也挑戰著用戶耐性。 請記住,網站用戶習慣于瀏覽、而不是精讀。使用簡短的句子、段落、項目列表、標題及粗體關鍵詞,確保用戶輕松抓取關鍵信息。 10. 鏈接隱藏 我們的可用性研究常年發現,用戶經常忽略與廣告長得相似、或被放在廣告位的鏈接內容。列在廣告周圍的鏈接更是被用戶“打入冷宮”。 設計師有時會通過增加一些設計元素,比如邊框、背景色或圖像等,使之更突出。可惜事如愿違,用戶依舊不買賬。鏈接內容設計得越花哨,越容易被用戶當成廣告。 總結: |